這檔債券ETF可以買嗎?
很多人都會這樣問『這檔還可以跟嗎?』,如果我們運氣好,身旁有好朋友可以讓我們當伸手牌,隨時可以告訴我們這檔能不能買,哪時候該賣?但即使是專家,也有看錯的時候。 我要說的是! 理財要靠自己,不要靠別人啦!
我們往往在看新聞媒體報導,或是身旁很多人在討論某幾檔ETF很火紅,好像沒有上車就虧到了。 但到底該不該買? 你必須做到至少以下兩點
2. 要知道自己的需求: 想想自己資金該怎麼配置,可以承受的風險。 有很多人比你了解這些商品,但卻只有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。
當你學會該怎麼判斷商品的好壞,看越多懂越多,理財功力才會進步!
就我來說,要怎麼初步看懂商品的條件呢?就來簡單跟大家分享,債券ETF有哪些必看的基本資料,自己看完一次,就會有更踏實的感覺。至少人家問你買什麼,不會支支吾吾的。
先看懂條件,至少知道你買了什麼?
1. 從名稱就知道輪廓
債券ETF的名稱一目瞭然,像是
元大美債20年 =>
前兩個字代表發行ETF的投信: 元大: 元大投信發行
中間兩個字 美債: 美國政府債券
20年: 代表購買天期20年的商品。
當然這些都是簡稱,詳細資料一定要看『公開說明書』。
2. 簡式公開說明書的重要資訊
每個政府機關核可的金融商品,都會有『公開說明書』。正式的公開說明書都很長,要我看也覺得很頭痛, 所以建議至少看簡式的公開說明書。
這個資料非常容易找到,在投信的官方網站上,只要搜尋該債券ETF名稱,進入該ETF的頁面。 就可以看到『簡式公開說明書』,大約3-4頁,可以很快速地獲得重要資訊。
a.連結指數:
規模比較大的ETF,通常會連結知名的指數,說明數內同時也會有指數簡介。 如果想要更近一步了解細節, 可以google指數名稱,就可以查詢更多資訊,類似這個指數已經成立多少年, 連結的標的最主要是哪些債券等等。 看看那些債券,你是否可以放心的持有他們。
b.費用:
維持ETF的運作會有一定的費用,在說明書裡面會說明年度的『費用率』: 包含經理費, 保管費, 指數授權費, 上市(櫃)費。
這些費用直接內扣在淨值裡面,我們不需要自己另外試算。而比較高的費用率,確實會影響投資人的獲利。所以投資前可以多比較同類型的ETF間,費用的計算哪個比較划算。
c.成立日期: 我喜歡看成立日期,這樣才知道這檔基金已經成立多久,再去看過往的績效,當作是否要投資的重要參考。
d.投資基金的主要風險:這欄的文字比較生硬,算是風險預告書的感覺,可以快速看過。
e.有些會列出過去的績效表,以及追蹤誤差。 若追蹤誤差常常偏多,我就會比較卻步。
3. 資產規模與每日交易量
資產規模越大就代表有一定的指標性,通常交易也會比較熱絡。 我在評估投資之前,也會先考慮資產規模比較大的ETF。
而成交量的部分,可以看出每日交易量的起伏,大概交易的張數,只要上網輸入債券ETF代號,就可以看到價格波動圖的主頁,再點入『技術分析』,圖的下方就可以看到每天大約的成交量。
成交量越大,代表越容易脫手(賣掉)。 如果每天成交的張數很少的話,建議要謹慎評估,因為當你想賣出,可能會沒辦法快速賣,也可能因為願意承接的人少,而賣在比淨值還低的價格。
4. 投資組合平均存續期間
存續期間是衡量債券的利率風險。 了解該債券ETF的平均存續期間,就會知道利率每變動0.01%,會對這檔ETF的淨值影響多少。
假設20年美債ETF的平均存續期間為17。 那代表利率上升1%,就大約會產生17%的虧損(是不是很多!)。 若利率下跌1%,就大約會有17%的報酬。
存續期間越長,風險越高!
以上是對商品很基本的了解, 請不要聽別人說該跟就跟,請確實的了解你買的商品, 這樣才能確實累積理財的實力喔!
先看懂基本條件,不然就別投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