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5/22

債券今年表現這麼差,又遇到股債雙殺,資產配置功能失效,那還要買債券嗎?

這幾天有粉絲這樣詢問,我相信是很多人的疑問,其實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用實際數據,而不是『憑感覺』,帶大家回頭看看資產配置是否還有效? 

我們用四種市場情境,實際回測標普500(00646)與7~10年期美債ETF(00697B)或是用這兩個來做資產配置的單筆投資表現。 以下是摘要說明

📊 回測說明

投資方式:單筆投入

四種情境:公債空頭, 公債多頭, 有漲有跌, 川普上任後

三種組合:100% 標普500/  100% 債券 /  60%標普500+40%債券

標的選擇:(都用台灣發行的ETF, 匯率風險也考慮了)

美股代表:標普500(00646)

債券代表:元大美債7-10年(00697B)

評估指標:

報酬率、最大跌幅 、年化波動(簡單理解成風險)

我將四個情境的結果,放在每個圖表的說明,讓大家方便對照

🎯 回答一開始的問題:

1. 即使當債券報酬表現失色,它的「用途」還在

債券不是為了在每個階段打敗股票,也不是為了追求高報酬,而是:

「當股市表現不如預期時,有一個穩定的資產幫你減震止跌。」

2.即使在川普上任之後,債市波動變大,但某個程度,仍可以跟股票風險對沖!

3.如果是長期投資,就會建議用長期的視角看佈局,而不是看短期波動就頻繁的調整部位,就會亂的步調。 

(我使用YP Finance來做回測)

# 情境一|2017/6~2025/5:利率有漲有跌的完整循環

這段時間標普500報酬雖然高(+146.74%),但波動也大(年化波動 16.08%)

單壓債券虧損(-1.14%),但波動明顯較低

(2022暴力升息,現在債券價格仍低於當時水準)

60/40 組合報酬有 87.59%,波動降至 10.97%(比單押股票16.08%低)

👉 在完整的景氣循環中,配置債券仍能有效控制風險,降低波動。


# 情境二|2017/7~2020/3:債市多頭時期

債券年報酬達 6.72%,股市也不錯但震盪大(最大跌幅 -21.5%)

60/40 組合不但波動較低(9.61%),報酬還更高(12.19%)

👉 債券多頭時,配置更是錦上添花,穩定又提升報酬。




# 情境三|2020/5~2025/5:債市空頭

債券報酬為負(-3.47%),但波動只有 6.61%

標普500大漲近 40%,但波動也很高(14.38%)

60/40 組合仍保有 +22.59% 報酬,波動降至 10.20%(比股票14.38%低)

👉 即便債券走空,仍可有效減緩股市震盪與組合回檔風險




# 情境四|2025年初川普上任至今:短期政經不確定期

四個月內債股齊跌,標普最大跌幅 -10.96%、美債 -11.5%
但 60/40 組合最大跌幅僅 -9.88%,波動也更低(8.46% vs. 8.74%)

👉 面對突發性風險事件,資產配置是防震墊,可緩衝下跌衝擊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解析美國第899條款 投資人會課到50%的重稅嗎?

  美國國會提出的新法案讓全球資本市場再度感到擔憂,台灣人買美債的利息、美股的股息會被課稅嗎?請仔細看完這篇文章喔! 我會重點說明,什麼是899條款, 制定條款背後的目的是什麼? 還有對台灣投資人的影響。 什麼是美國的第899條款?稅率設計與條文重點 第899條款是2025年...